當代廣西雜志社2023年全區(qū)黨刊宣傳發(fā)行隊伍政治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
7月18—22日,當代廣西雜志社2023年全區(qū)黨刊宣傳發(fā)行隊伍政治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在河北太行山干部學院舉辦,當代廣西雜志社干部職工及部分市縣宣傳發(fā)行單位共48名學員參加培訓。
7月18日,2023年全區(qū)黨刊宣傳發(fā)行隊伍政治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在河北太行山干部學院開班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太行山干部學院位于革命老區(qū)河北涉縣、美麗的太行山東麓。太行山地區(qū)有著豐富而獨特的紅色資源,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八路軍在此創(chuàng)造了“九千將士進涉縣、三十萬大軍出太行”的不朽傳奇。從一二九師將士進駐涉縣,到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改編,再到千里躍進大別山,劉鄧大軍在這里完成了從小到大、由弱到強的轉變。新中國成立后,河南林縣人民在萬仞壁立、千峰如削的太行山腰上建成全長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紅旗渠,讓紅旗渠精神成為黨領導人民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一面旗幟。
本次培訓采取課堂教學與走進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(xiàn)場教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。課堂上,學員認真聆聽了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》《重走太行之路 弘揚太行精神》《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》《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史及經驗啟示》等主題鮮明、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。
學員認真聆聽專題講座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在紅色教育基地現(xiàn)場教學中,學員走進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,面向劉伯承、鄧小平等革命先輩的塑像肅立,懷著敬仰之情,敬獻花籃、鞠躬敬禮,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;在劉伯承、鄧小平親手栽種的丁香花和紫荊樹前,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,接受黨性教育和洗禮;在將軍嶺、一二九師陳列館、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、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紀念館、晉冀魯豫邊區(qū)工商稅務總局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,學員參觀革命歷史文物,尋訪先輩足跡,重溫崢嶸歲月,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,體會老一輩革命家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義無反顧的奉獻精神;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、青年洞等教學現(xiàn)場,學員實地感悟老一輩不認命、不服輸,敢于戰(zhàn)天斗地的英雄氣概,深刻領會自力更生、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、團結協(xié)作、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;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博物館,學員感受歷史悠久的殷商文明,體會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源遠流長,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。
學員面向劉伯承、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塑像肅立,懷著無限敬仰之情,敬獻花籃、鞠躬敬禮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學員在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聆聽革命故事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學員重溫入黨誓詞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學員了解紅旗渠的修建歷程,感悟紅旗渠精神。記者 張友豪 攝
學員在紅旗渠青年洞留影。王晶 攝
學員在殷墟博物館感受歷史悠久的殷商文明。楊贊 攝
學員紛紛表示,此次培訓他們在太行山這片紅色沃土追尋革命先烈的光輝足跡,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,不僅深刻感受到了太行精神,激發(fā)了革命斗志,還進一步滌蕩了心靈,錘煉了黨性,充分認識到做好黨刊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性,回到工作崗位后,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進一步增強責任感,努力抓緊抓好黨刊新聞輿論宣傳工作。
“課程的安排既有理論學習,又有現(xiàn)場教學,內容豐富,形式多樣,不但有理論高度,還有實踐深度,為我們開拓眼界、增長知識、增強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,也為我們下一步開展工作明確了方向、堅定了目標、提供了方法?!辟F港市委宣傳部部務委員、市精神文明辦主任黃樹柏說,經過這次培訓學習,他更真切地認識到,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更加要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做好本職工作,更加積極主動地為人民服務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廣西篇章貢獻力量。
來源:當代廣西網